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北方地区长期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北方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
郑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历史以来一直以黄河水和地下水作为主要饮用水水源。自2014年首次引入南水北调水源后,截至2023年,中心城区90%以上已置换为南水北调水,生活饮用水水质明显提升,受益人口逐年增加。
高新区作为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区,担负着重要的历史发展使命,因为历史原因供水独立于全市整体供水体系之外,成为中心城区内的南水“孤岛”,迟迟未能打通用上南水北调水的壁垒。何时能吃上甜美的丹江水?是高新区人民最关心的问题,也是郑州市、高新区各级领导最关切的事情。
这是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
人民福祉的擘画引领——
三年前,郑州市委、市政府站在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为推进全市供水整体布局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加强供水事业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为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提升擘画了宏伟蓝图。
这是立足全市一盘棋、锚定
高质量发展的变革推动——
一年前,郑州水务集团和高新区管委会心怀“国之大者”,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南水北调工作重要讲话中的指导精神和战略思维,积极实践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通过不懈努力和通力合作,推进供水业务整合和水源置换工作取得新成效,高新区人民喝上了期盼已久的南水北调丹江水。
这是检验政治责任感、
历史使命感的具体实践——
甜美的丹江水,缓解了高新区人民的“渴”。一年多来,高新区南水北调水供水超4000万立方米,惠及4所高校,200多个小区,8.7万家市场主体,受益人口81万人,实现了高新区南水北调水源的全域覆盖。
南水北调水的水质优良,为高新区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饮用水,也为高新区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借助同水同源,全市供水资源进行了全面整合,连通了主城区与高新区供水的脉络,形成了多路水源的供水保障,满足了工业生产的用水需求。许多企业不再因缺水、水压不足限制生产规?;蛲2ひ瞪奈榷ㄐ院土缘玫搅吮U?。对于促进高新区的工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优质的水资源也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尤其是高新区一些对水质要求较高的企业,如电子、制药、食品加工等,在南水北调水的支持下能够更好地发展。用水品质的提升,也使区内高校的各类实验室等高科技领域更利于开展实验项目。同时,南水北调水源的接入也促进了一些新兴产业的兴起,如水资源综合利用、污水处理等产业,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这是凝聚整合资源,
谋划未来新局面的重要布局——
碧水长渠,扬波千重;长河泱泱,利泽万方。南水北调水正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书写新的历史。
一年来,省水利厅、市水利局、市城管局和高新区管委会各级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奔赴一线调查研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从讲政治、谋全局、顾长远的战略高度持续给予高新区供水工作大力支持。目前,在高新区管委会主导下,《高新区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23——2035)已通过评审,合作共建区(荥阳高村乡、广武镇)的供水设施建设正有序推进,分质供水等前沿课题正深入探索,未来将通过高新区供水规划的引领,纳入全市供水一盘棋,保障高新区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时间,见证郑州市的供水建设;实践,书写砥砺奋进答卷。以高新区为代表,一个接一个建成区将在全市供水资源整合的战略落地中逐步纳入郑州水务集团的供水大家庭中。目前,郑州水务集团正在加紧推进我市供水一体化一张网工作,努力实现全市供水同城、同质、同标准、同服务,积极拓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动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用水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区各级领导的战略引领和大力支持下,南水北调水的普及必将更好地带动郑州市水网建设,持续发挥促进供水事业发展的巨大效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