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附近一百元三个小时,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快餐200一次vx价格范围

当前路径: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政策法规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工作的通知

2009/6/2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饮用水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生命健康,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好的重要职能。近年来,我市在全面开展水污染防治,加强城市供水设施和供水工程建设,加强供水调度和水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城市饮用水得到较好的保障。但是,局部地区仍然存在水源短缺、水污染加重、水质不达标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市饮用水安全。为全面做好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工作,切实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的政策体系

各级人民政府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领导责任制,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一是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加快形成区域全覆盖、管理全过程的城市饮用水水源?;ず桶踩喙芴逯啤6且屑苹刈橹钩鞘幸盟踩U瞎ぷ鞯淖ㄏ罴觳?。三是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大工作力度,共同做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四是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基础设施、水质监测监控和应急体系建设。

二、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综合防治水污染

认真实施水(环境)功能区划,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ぁQ细裰葱兴廴痉乐畏ǖ挠泄毓娑?,落实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的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在一级?;で?,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に次薰氐慕ㄉ柘钅亢痛邮峦溲?、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在二级?;で冢剐陆?、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从事网箱养殖、游泳等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加大合格、规范饮用水水源?;で唇Χ?。

全面加强水资源?;ず退廴痉乐喂ぷ?。加快实施水源安全防护、生态修复和水源涵养等工程建设,依法及时查处破坏生态涵养林和水资源?;ど枋┑男形?/P>

严格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实行跨行政区河流交界断面水质管理制度,落实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水环境保护责任。继续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整治力度,限期实现整治目标,对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县级以上环境?;ぶ鞴懿棵乓婪ㄔ鹆钕奁谥卫?,处以???。限期治理期间,由环境?;ぶ鞴懿棵旁鹆钔2巍S馄谖赐瓿芍卫砣挝竦?,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排污行为。

三、加快城市供水工程和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市供水保障水平

继续提高城市供水能力和供水质量。适应城市化发展和城市人口增加的需要,按照地表水与地下水联调、优化配置水资源的原则,加强城市供水水源建设。加快综合利用水库、供水水库建设和已建水库的供水配套,发挥水库在城市供水中的积极作用?;捎眯录际酢⑿鹿ひ?、新材料,加快供水水厂、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完善配水系统,减少供水漏损和管网二次污染,增强集中供水的稳定性。加强制水工艺改造,提高常规处理能效,推广深度处理和膜处理技术,提高供水水质。凡饮用水水源水质不符合标准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水厂技术改造规划,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进水处理工艺。

加快实施区域集中供水,扩大受益范围。加快区域集中供水设施和管网建设,不断提高区域集中供水的人口覆盖面。城镇集中供水企业要在提高供水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扩大供应半径。要加强城市供水设施建设的统一规划,注重提高集中供水设施运营的规模经济水平。

四、加强监管,确保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

对饮用水取水、制水、供水水质实施全过程监管。加强对饮用水水源、水厂供水和城市各类用水点的水质监测,并建立定期报告和城市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水质公告制度。按照水(环境)功能区划和饮用水水源?;で芾淼囊?,优化监测站网设置,加强饮用水源地和具有饮用水功能水库的水质监测。加强对城镇和区域集中供水的监督管理,督促指导供水经营单位建立以水质保障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依据国家标准,建立严格的取样、监测和化验制度,落实保障水质的各项技术、工艺和管理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严格实施对集中式供水单位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卫生监督,加强对集中式供水单位和二次供水的卫生监测。

五、建立健全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机制,加强应急演练

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水资源条件,制定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指挥机构,建立健全技术、物资、人员保障系统和值班、报告、处理制度,形成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水污染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处置,把危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供水单位应当摸清取水口上游及周边地区存在的污染隐患情况,针对不同的污染源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当原水、供水水质发生重大变化或供水水量严重不足时,供水单位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二○○九年一月十六日